“眼科通”通四海 全国患者可“一元钱看名医”

10月20日眼科通启动“一元钱看名医”眼健康公益行活动以来,每天接到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个在线问诊。

3岁的县医院基层患者小玲,北京、上海求医无果的疑难病患小雷、青光眼患者老刘……这些异地患者成为此次公益活动最大的获益者。



据了解,眼科通是全国首家眼科移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,疏通了医生、患者和医院的就诊环节,联通了全国的眼科医生,打通了全国的病历和检查报告,是用互联网力量改变看病难的重大举措。


通过“眼科通”,患者无需走出家门,只需要在家,仅凭一部手机或一台ipad就可以向平台上的专家问诊。

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所有眼科医生已全部入驻眼科通平台,福建地区已有近700名医生入驻,省外已有4000多名医生入驻该平台。


 

3岁女娃县城里享三甲服务

 

施女士3岁的女儿小玲,患有屈光不正,在县医院做了检查后,还是有些不放心,于是预约了小儿斜弱视科室的任小军主任医师的图文问诊,并拍照上传了检查报告单。


“任医生你看看是否要去现场治疗呢?需要的话我赶过来”。


任小军主任医师肯定了县医院的诊断,建议小玲根据近视和散光度数在当地及时配镜防止弱视,避免了专门来厦的舟车劳顿和重复检查。

 

北京、上海求医无果,安徽患者重拾希望

 

来自安徽的于女士有一个上一年级的女儿,疑似患有先天性视网膜变性,眼睛涣散、没有焦距,读书至今连“1”都还不会写,家里人急坏了,托朋友介绍在上海五官科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都做过检查,至今还没有相应的治疗方案。


得知厦门眼科中心院长、中国眼科最高学术荣誉“中华眼科终身成就奖”获得者黎晓新教授,周五下午有开放16:00/16:30/17:00三个时间段的电话问诊,所以预约了黎晓新教授的电话问诊服务。


黎晓新教授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观察后,建议其到院接受治疗,于女士激动异常,承诺马上来厦。

  

30分钟4个答复,22岁研究生避免了休学危机


另外一位22岁的研究生小雷的情况则比较紧急,他经天津市眼科医院和南京第一医院专家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,并患有圆锥角膜近乎晚期,使用相关药物没有好转,江西当地的医生建议其先住院清除真菌再手术。


因为清除真菌得住院一两个


下载眼科通

关注眼科通